國家統(tǒng)計局周三發(fā)布數據稱,10月,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(CPI)同比上漲1.5%,較9月漲幅擴大0.8個百分點,創(chuàng)2020年10月以來新高;工業(yè)品出廠價格(PPI)同比上漲13.5%,漲幅較9月擴大2.8個百分點,續(xù)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 數據發(fā)布前,界面新聞采集的七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,10月,CPI同比上漲1.4%,PPI同比上漲12.2%。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界面新聞表示,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在10月共同推動當月CPI明顯抬升。食品價格方面,受氣溫驟降供給減少、化肥農藥上漲導致種菜投入成本上升、油價上調運輸成本提高等因素共同影響,蔬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提高,豬肉價格同比降幅明顯收窄。非食品方面,受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,上游價格部分傳導至下游,非食品和服務類價格提升較多。
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的測算, 從同比看,食品價格下降2.4%,降幅比上月收窄2.8個百分點,影響CPI下降約0.45個百分點。食品中,豬肉價格下降44.0%,降幅收窄2.9個百分點;鮮菜價格由上月下降2.5%轉為上漲15.9%。非食品價格上漲2.4%,漲幅擴大0.4個百分點,影響CPI上漲約1.97個百分點。其中,工業(yè)消費品價格上漲3.8%,漲幅擴大1.0個百分點,汽油和柴油價格漲勢更猛,分別上漲32.2%和35.7%;服務價格上漲1.4%,漲幅與上月相同。農業(yè)農村部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10月份,28種蔬菜批發(fā)均價每公斤5.25元,環(huán)比上漲16.7%,同比上漲11.7%。10月29日,全國農產品批發(fā)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2.53元/公斤,比去年同期的39.10/公斤下降42.3%,但降幅比9月收窄16.2個百分點。 分析師普遍認為,未來幾個月CPI有繼續(xù)回升的可能,但升幅較為有限。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對界面新聞分析稱,在冬季來臨、消費旺季和能源消費增加的情況下,年內CPI仍有可能小幅抬升,但總體看目前消費還是偏疲弱,四季度CPI同比漲幅不會超過2%。 伍超明也表示,后續(xù)CPI可能會緩慢回升,但國內需求疲弱和豬肉壓制的作用仍然存在,整體CPI還是會呈現較為溫和的水平,預計同比漲幅在1%-1.5%左右。 能耗雙控、極端天氣等因素繼續(xù)給大宗商品供給造成約束,從而推動PPI繼續(xù)走高。不過,分析師認為,PPI同比漲幅或已接近頂部。 國家統(tǒng)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,10月份制造業(yè)采購經理人指數(PMI)中,出廠價格和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分別高達61.1%和72.1%,為年內最高和次高點。 陶金表示,上個月能耗雙控稍有弱化,但煤炭價格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盡管后期回調,仍然對10月能源價格產生明顯拉動,疊加原油價格上漲,中上游原材料漲價都導致了PPI繼續(xù)抬升。 他指出,未來PPI可能還會繼續(xù)上漲,冬季來臨后能源價格易漲難跌,下游消費需求也會向上傳導,同時輸入型通脹壓力猶存。不過,考慮到工業(yè)、地產和基建等領域的動能在弱化,漲價不具備規(guī)模和持續(xù)性基礎,PPI可能在11月高位企穩(wěn)。 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孫永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,他認為,受保供穩(wěn)價政策的推進,煤炭等商品現貨價格回落等因素影響,PPI大概率會在一兩個月內見頂。不過,保供穩(wěn)價主要針對煤炭商品,同時海外供應鏈修復緩慢,石油天然氣等價格維持高位,預計后續(xù)PPI會是一個緩慢下跌的走勢。